近幾年,隨著熱門展會的興起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參加展會的作用,尤其是在北上廣深這些地方的展會層出不窮,企業如果確定參加展會,已跟主辦方訂好展館位置圖,最好提前做好展會推廣,那么企業參展前如何做好推廣?本文就這個問題進行解釋,方便參展商有針對性的選擇推廣。
1、B2B平臺
展會前,可以在自己的B2B平臺主頁上放上自己參展的展會信息和自己的相關信息,尤其是展位位置和電話號碼等,方便對你感興趣的客戶找到你。當然如果能做出更能吸引客戶的創意和策劃,效果更佳。
2、社交媒體
如微信、facebook、whatsapp等,很多時候發一條朋友圈,就會有感興趣的人和老客戶們會問起而且會過來,也能起到推廣作用。
3、電話、郵件營銷、搜索引擎
在參展前給老客戶和目標客戶、潛在客戶發送郵件和電話聯系,給客戶介紹這次展會,可以說說這次有什么獨特賣點,你為什么要來,可以給你帶來什么好處。另外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尋找客戶。
4、廣告
線上:B2B平臺和谷歌搜索上的競價廣告,相對而言可以用少量的投入,為企業帶來大量的潛在客戶。平時不投放競價廣告,但展前可以多投入一些,可以獲得更多的收效。
線下:線下主要是專業雜志上投放廣告和戶外廣告。
5、買家邀約
展會提供系統牽線搭橋的服務——只要參會者在參展前提交意向,明確告知想見到哪一類人,大會主辦方的內部數據系統就會自動匹配,甚至安排見面時間。這種“展會相親”的形式高效精準,因而廣受歡迎。
6、特裝展位
標準展位是由主辦方按照統一標準搭建的攤位,參展商一般不能自行改變搭建結構。特裝展位參展商可以在標準展位內按照自己產品的特點,結合自己企業文化以及經營理念,設計讓觀眾在眾多企業展臺中間一眼就能認出并記住你,風格或精美,或大氣、或新奇別致的特裝化展臺,使標準展位實現變異,起到吸引客戶的作用,特裝展位一般會找專業的展臺設計公司進行設計制作。
以上幾種方式是企業參展前的推廣方式,如果企業需要展會進行品牌宣傳及影響,建議要認真計劃,這樣讓展會的效果事半功倍,只有認真的對待參展前的推廣,才能收獲展會中的客戶。
logo屬于環境圖形一種,它能通過各種文字符號造型語言打造一個展示空間,這個空間能準確傳遞信息且功能分明,還能帶給觀眾豐富的想象空間和強烈的視覺印象,能通過其視覺沖擊力、意象感染力、語言號召力最大限度地把觀眾的視線聚焦到展會內上,并且形成獨特記憶。
展臺是向潛在客戶展示公司產品或服務的主要場所,展示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公司的形象和聲譽。因此,展臺設計必須保證展示效果達到最佳狀態,具體可以參考下述原因:
在展會中缺少不了平面設計,平面設計主要是運用字體設計、圖形設計、版式設計、圖像處理、攝影藝術等手段,能夠更好地傳達展覽信息,指導解說,提升觀眾參觀體驗,那么平面設計在展會有哪些運用?
很多企業參展都是希望通過展會達到一定的營銷目的,但是有的沒有把握好這個機會,大企業花費多,各種宣傳手段上了,卻因為展臺設計沒有找到專業的公司,其效果不盡人意,小企業參展布置,舍不得花費和預算,簡單裝飾走了個過場,同樣導致參展效果不理想,很多企業往往因為參展目的不明確,展臺展位設計缺乏科學性、藝術性和實用性,雖然參了展卻沒有起到參展的作用,所以作為參展商如何把握參展機會做好展臺設計,以下兩大原則不容忽視!展臺設計商設計展臺時也要注意!
展位以“PICO - Journey to Infinity”為主題,旨在通過極簡主義的設計語言與未來科技感相結合,打造一個沉浸式的體驗空間。設計靈感來源于“無限(Infinity)”的概念,象征PICO品牌在虛擬現實(VR)領域的無限探索與創新。展位通過簡潔的視覺元素、動態光影效果和互動技術,引導觀眾步入一場跨越現實與虛擬的旅程。
在展會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,展臺設計不僅需要吸引眼球,更要注重細節管理,以提升品牌價值和用戶體驗。信可威成立以來,始終堅持以“向新而行,以質致遠”為理念,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展臺設計服務。
展會是企業有效獲得客戶的一種方式,但是國內外大大小小的展會數之不盡,不同類型、行業的展會也參差不齊。那么如何在展會中吸引更多的客戶駐足,留下有效客戶資料,這是很多人困擾的問題。那么企業有哪些能夠達到展會吸引客戶的效果,本文就這些吸引客戶的技巧進行闡述:
展臺究其實質便是一種建筑形態,就空間結構而言,可從整體構架和室內布局等方面進行考慮。無論哪一方面,在實現其承載展品等基本功能的同時,更需要強調人在空間中的精神需要,文化傳承的需要,實現使用與傳承的統一、功能與精神的統一。即統與現代的契合,對傳統建筑元素再認識,借古而不泥古,在當代展臺設計中融合民族。
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,企業展廳不僅是展示產品和服務的場所,更是塑造品牌形象、提升企業文化內涵的關鍵平臺。一個出色的企業展廳設計,能夠吸引參觀者的目光,激發情感共鳴,進而為企業帶來潛在的商業機會。那么,企業展廳設計究竟有哪些設計要點呢?讓我們一探究竟。